珍妮·艾里姆曾经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在每个独立的孩子个体身上,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对于家长来说,正确的教育方法不是逃避这些问题,而是在合理范围内,选择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一味地批评与指责是不对的,采用“松弛有度”的方法,在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接受能力的同时,帮助孩子纠正问题短板。

从上一年级开始,罗西的成绩一直稳定在班里的前三名,一直到初二。作为女儿教育方面的主要负责人,罗妈妈认为,与其说罗西是个天生在学习上有着天赋与见解的“小天才”,不如说是及时把小时候暴露出的问题解决的努力者。在罗西还小的时候,罗妈妈就发现女儿有“熊瞎子掰玉米”的坏习惯,学得快但是忘得也快,为了纠正孩子这一点,罗妈妈每天花半小时,带着孩子一天复习一遍。
一天复习一遍:前一天+当天的学习内容
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罗妈妈就开始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识字、算数,但是发现孩子“忘性”太大的时候,罗妈妈就会每天花上半小时时间,带着孩子把前一天跟当天学习的内容重复一边。罗妈妈深知,孩子的年纪太小,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而如果能够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养成习惯。

从一开始的采取一问一答、你说我重复的方式,到后来孩子能够自发性的去进行复习,让罗妈妈意识到,原来慢慢的意识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的并不仅仅是自己。当孩子能够自发性的去复习的时候,罗妈妈还是陪着孩子一起进行,因为在这个过程,也是熟悉孩子学习效果的过程,不需要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筹莫展,也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切入点。
陪伴式的学习在罗妈妈看来,其实也是更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能够保持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而且这个每天重复的过程,其实也是让孩子能够温习重点、减少遗忘曲线的重要方法,是保持成绩的重要基础,也是罗西能够在大小考试中保持稳定的关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更多的是担任“引导”的角色,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学习。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之后十几年的学习难题,对孩子来说才是永恒的。